【東莞一周】
精選原創新聞合集
11.03—11.09

1
廣東男籃迎來瞭三連勝!93-65戰勝浙江男籃
南都N視頻記者 李曉藝 劉媚
11月8日,2025年全運會男籃小組賽,廣東全運男籃主場對陣浙江全運男籃。在小組頭名之爭的對決當中,廣東下半場逐步擴大優勢提前鎖定勝局,最終廣東全運男籃93-65擊敗浙江全運男籃,廣東全運男籃3勝0負小組第一晉級八強。
廣東男籃與浙江男籃在東莞籃球中心貢獻出瞭一場精彩對決的同時,十五運會吉祥物“喜洋洋”“樂融融”也帶來瞭它們的“新絕招”!
2
不隻人工智能賽事!東莞濱海灣接住青年人創業夢
南都N視頻記者 梁錦弟
從能幫助老人管理用藥的AI智能長者關懷引擎,到讓學習效率更高的智能交互學習書桌,再到為殘障朋友設計的視障安全導引實時響應系統……11月2日,由浙江大學、OPPO及東莞濱海灣新區聯合承辦的第四屆中國高校計算機大賽——智能交互創新賽全國總決賽舉行,一批極具創意的項目同臺競技。
這是今年以來濱海灣承接的又一場高水平人工智能賽事,也是廣東“百萬英才匯南粵”行動計劃在地方的鮮活落地。
濱海灣正以賽事為紐帶,打破“辦賽即終點”的局限,打開人才通道,憑借完善的產業生態、優質的服務保障,成為青年人才紮根灣區、實現創業夢的沃土。

3
從冠軍基因到全民運動浪潮,東莞書寫新時代全運答卷
南都N視頻記者 李曉藝
秋風送爽,在最宜人的天氣喚起運動的激情。11月,第十五屆全國運動會的聖火在南粵大地點燃,東莞這座鐫刻著“冠軍基因”的“籃球城市”“舉重之鄉”,正以“全城全運、全民全運”的澎湃熱情,迎接屬於體育的金秋盛會。
回望過往,舉重、羽毛球、籃球、射箭、遊泳、斯諾克……在世界級的不同體育賽事冠軍領獎臺上,一直都有心懷夢想、迎難而上、拼搏奮進的東莞人。對於體育運動,這份力量,這份期待早已融匯在東莞人的骨血中。

4
她與“沙田四寶”打瞭半輩子交道,傳承“甜蜜”傢鄉味
南都N視頻記者 莫曉東

立冬過後北風起,東莞市沙田鎮的甘蔗進入最甜時節。在沙田民田村,年逾花甲的李夥妹與甘蔗打瞭半輩子交道。她種的甘蔗,帶著沙田咸淡水交界處獨有的風味——清甜中透著一絲微咸,是許多老沙田人記憶中的“傢鄉味”。
如今的李夥妹,在身體力行地傳承的傢鄉記憶之餘,也分享瞭自己的留種秘訣。希望用簡單的方法,讓更多傢庭也能在陽臺上種出屬於沙田的“甜蜜”。

在甘蔗地裡的李夥妹。圖源:東莞沙田
5
創意迸發、科技賦能!“東莞造”成就百變十五運會吉祥物
南都N視頻記者 李曉藝 劉媚
“我會好好做那個帶著喜氣,代表粵港澳三地同心的中華白海豚‘喜洋洋’,等著在十五運會賽場上給大傢加油鼓勁。”說話的不是別人,正是“喜洋洋”“本尊”,一款由東莞康達玩具禮品有限公司(下稱“康達玩具”)打造的AI版吉祥物毛絨公仔。隨著11月9日十五運會開幕臨近,這場由“喜洋洋”“樂融融”掀起的萌趣熱潮,正讓體育精神與灣區文化在指尖傳遞。

在康達玩具生產車間,數百名工人正加緊趕制吉祥物公仔。
這些獨具創意、活潑可愛的吉祥物背後,有著多傢東莞十五運特許生產商的身影。近日,南都N視頻記者走進位於東莞市茶山鎮的毛絨玩具制造工廠,探尋“頂流”吉祥物誕生的故事。
6
舊手機如何“科學退休”?東莞企業用AI讓回收更靠譜
南都N視頻記者 曾奕靜
數據顯示,我國每年產生超4億臺廢舊手機,它們應如何“科學退休”?據央視報道,在東莞一傢手機回收企業,每臺舊手機由X光檢測7秒透視內部,無拆機辨修況;360°工業相機拍攝多張高清圖,經自研大模型精準定級成色,精度達24微米、準確率99.5%;更有屏幕色斑檢測、70項功能測試等環節,最終生成“健康檔案”。
這套有AI加入的流水線,已不是簡單的“變廢為寶”,而是以科技重塑回收鏈條,讓循環經濟真正轉起來。

7
“每朵花都會盛開!”東莞福彩助這群特殊孩子追求藝術之夢

南都N視頻記者 田玲玲 劉媚
“給我一朵鮮花,我聞得到心動;給我一陣清風,我觸得到星空……”一群特殊孩子用悅耳、輕柔的歌聲演繹自己的夢想,令人十分動容。
11月1日晚上7點半,東莞“福彩慈愛”藝術團“福彩相伴,愛暖童心”專場演出在玉蘭大劇院溫情上演。“福彩慈愛”藝術團的孩子們來自東莞市社會福利中心;他們大多身患殘疾,或許舞步和音符並不完美,但他們對藝術的熱愛、對夢想的追求,深深打動瞭在場所有觀眾。

8
東莞好新聞名單出爐!南方都市報多篇報道入選
南都N視頻記者 曾奕靜
在全國上下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精神之際,11月8日迎來瞭第二十六個中國記者節。當日上午召開瞭“記錄新時代 謳歌新奮鬥”東莞市新聞界慶祝第二十六個記者節座談會,現場同時舉行東莞好新聞征集展示活動作品入選證明頒發儀式。
在2025年東莞好新聞(2023年度、2024年度)征集展示活動中,南方都市報東莞新聞部有4件作品獲得“特別推薦作品”稱號、15件作品獲得“推薦作品”稱號、6件作品獲得“入圍作品”稱號。

整理:南都N視頻記者 曾奕靜

